媒意见独家 | “红灯记·文明行”:电视专题节目的“短视频化”生产与传播
陈远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
当前,传媒正面临前所未有之变局,传统的报纸、电视台、广播台等大众传媒机构都在深度试水融媒体转型。
“红灯记·文明行”是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品牌新闻行动。2016年新一季“红灯记·文明行”启动,节目从6月6号开始至10月22日,每周一至周五,在公共频道主打新闻栏目《新闻第一线》中播出,每集10分钟左右。“红灯记·文明行”节目聚焦发生在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不文明行为,用电视镜头、电视语言曝光交通参与者的不文明行为,揭示其中的隐患和危害,提高交通参与者的文明素质。
▼
电视专题节目的结构化与多版块呈现
“结构”在现代汉语中指各组成部分的搭配与排列。在电视专题节目中,结构就是电视编导对节目内容进行必要的构思、取舍和剪裁,对节目内容、电视元素进行创造性的组织与表达。电视专题节目必有其表现的主题和结构设置,这种节目内容上的设计与布局,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节目主题。这种结构化的设计,使得厚重冗长的电视专题节目有了更加清晰的内在节奏,也使得专题节目的主题更加凸显,线索更加清晰,节奏更加紧凑,更加符合短视频的传播特点,便于短视频化的转化。
在“红灯记·文明行”专题节目的创作中,我们就进行了结构化的设计。从节目形式上看,它是一个10分钟左右的电视专题,有着完整、连贯的节目样式,而在内在结构上,这10分钟的电视专题是分成三大版块的。
第一版块内容重在凸出现场,呈现有冲突、有情节的违章现场。
如“红灯记·文明行”第20170725期,第一版块的标题为《过马路闯红灯市民笑答“我忘了”》。节目的拍摄地点是在安徽某城市的主城区两大干道的交叉口,摄像记者用镜头记录了路口的交通实况:多名行人无视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违章闯红灯,在遭遇民警执法和记者采访后,出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回应。
精彩的实况、音效和字幕特技运用,强化了交通违章者对交通法规的漠视,也强化了受众对违章行为的认识。交警的批评教育和记者的提问,进一步加深了受众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的认识。作为节目的重点内容,这一版块的时长在五分钟左右。
第二版块内容重在通过交通事故凸显交通违章的教训。在前一版块的基础上,针对节目呈现的违章行为,有针对性地遴选交通事故视频加以编辑呈现。由于“红灯记·文明行”活动获得了交警部门的大力支持,节目视频一部分由交警部门提供,一部分来自节目征集,这部分既有市民手机拍摄的短视频,也有行车记录仪记录的视频;既有本地行人不按交通信号指示违章通过路口的视频资料,也有安徽省其他城市的路口闯红灯违章视频。在节目采用的视频监控中,多位违章市民与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现场惨烈,极具教育意义。这一版块的时长在两分钟左右。
第三版块内容为rap说唱。在这一版块,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rap说唱的方式,以诙谐的语言对本期“红灯记·文明行”曝光的违章行为进行梳理总结,文稿通俗易懂又富于思辨。在视频编辑上也采用了多种特技,以城市路口的航拍视频和常规镜头拍摄的违章行为瞬间进行剪辑。
版块化实际上就是专题节目结构化的体现,从内在结构上看每一版块是相互独立的,版块与版块之间彼此呼应又自成一体。内容的结构化、版块化的做法,使得每一版块的电视节目与短视频简短、鲜明、富有冲击力特征趋向一致。这也为电视专题节目的短视频转化开辟了便捷的制作路径。
▼
版块节目风格特色化、差异化
“红灯记·文明行”节目在进行结构化、版块化设计之后,对各版块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还进行了差异化处理。
比如,在第一版块,通过摄像镜头客观地记录行人或驾驶人在道路上违章的实况、辖区交警的批评教育和记者采访现场,充分利用违章实况这一生动的电视语言,展示交通参与者的违章行为以及这一行为背后存在的安全隐患。前期采访完成后,利用后期编辑特技,运用统一风格的视频特技、字幕特技、音效对交通参与者的具体违章行为、面对交警处罚的态度和逃避采访等一系列细节进行放大。节目内容活泼热闹。
节目的第二版块内容为交警部门提供的有关违章行为的高清监控视频以及网友拍摄的市民违章行为的手机视频。在征集到相关视频后,配以音乐、音效、特技字幕,呈现违章行为导致的危险事故。这一版块的节目内容客观准确,风格冷峻、严肃。
节目的第三版块为rap说唱短片,配以卡通艺术字体,综合第一版块和第二版块的表现内容和主题思想,用极具网络风格的解说词说唱出来,诙谐明了,时长一般在45秒到75之间,篇幅短小,朗朗上口,一气呵成,自由、轻松、好玩。
三大版块的差异化处理、特色化呈现,使得以往的长时间、慢节奏、风格单一的电视专题节目有了新气象新面貌,内容和形式变得多元、丰富,结构更加鲜明,节奏更加简洁轻快,层次更加清楚,语言也更加通俗、网络化,更加适合进行短视频的生产制作和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传播。
▼
版块内容的短视频化
著名的“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认为好的东西一定要在30秒时间内吸引他人,赢得他人有限的注意力。适应新媒体传播的短视频时长应该是多少,众说纷纭。一些专业人士认为30秒钟是短视频的最佳时长标准。笔者认为,短视频力求简短,时长则取决于具体的传播内容,以及短视频的制作方式。
在“红灯记·文明行”专题节目的短视频制作过程中,我们将短视频制作成30秒(半分钟)到150秒(两分半)之间。我们认为这一时长的短视频既能展现内容,又能体现视频短片的特质,还可以进行较为深度的刻画和表达。这样,在每期电视节目制作完成之后,我们首先依据专题节目的结构和和版块将电视节目裁剪成三大段,然后再从三段视频之中剪裁制作出若干段一两分钟时长的短视频。
由于短视频的主要传播路径是移动互联网,在视频格式、内容风格上需要二次制作。以电视节目为蓝本,对电视文稿进行调整,使得文稿的节奏更加简短明快,之后再配以特技文字和音效。在重新制作之后,使得专题节目短视频的内容和形式更加符合网络化传播要求。例如,我们会在“红灯记·文明行”第一版块——交通违章内容中截取一段有表现力的现场,单独剪辑出来做成短视频。这样的短视频更加活泼、热闹,内容简洁生动,更具冲击力。我们也常常将交警部门或网友提供的独家事故监控视频进行剪辑制作,将危险的违章行为和具有冲击力的交通事故画面剪切编辑在一起,制作成短视频,短短数十秒却更加醒目,也更能教育受众。
“红灯记·文明行”还将第三版块Rap说唱内容单独生产短视频,制作成独特风格的rap短视频版块,向用户进行垂直推送。
通过对专题节目的结构化、版块化设置,对版块内容的差异化、特色化处理,再将特色内容的二次制作生产,遴选出最优质的短视频内容。最终每期10分钟左右的节目,会制作成四五个短视频,通过公共频道采访部微信公众号和频道的新媒体APP进行推送。
电视专题节目的这种短视频化制作传播,大大增强了电视节目的融媒体属性,也大大拓展了电视节目的传播空间和影响力。这些短视频内容在新媒体客户端上推送之后,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大量用户通过节目短信平台和在微信公众进行互动——点赞、评论,热议节目,提出意见建议。电视专题节目的收视黏性也进一步增强。
本文节选自《南方电视学刊》2017年第3期
媒意见编辑:曾 瑜
媒意见美编:严汉钦
南方电视学刊公众微信号 | 媒意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投稿邮箱:nfdsxk@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